第一次真正去远一点的地方是一个人去北京,那()时候坐上火车真(zhēn )是感触不已,真有点少女怀春的样()子,看窗外景物慢慢移动(dòng ),然后只身去往一(yī )个陌生的()地方,连下了()火车去什么地方都不知道。以后陆陆(lù )续续坐了几次火车,发现坐火车的诸多坏处,比如我睡觉的时候最(zuì )不()喜欢有人打()呼噜,还有大站小站都要停,恨不得看见路边()(biān )插了个杆()子都要停(tíng )一停,虽然坐火车有很多所谓的情趣,但是()我想所有声称自(zì )己喜欢坐火车旅行(háng )的人八成是因()为买不起飞()机票,就如同所有声称车只是一个(gè )代步工具只要能挪动就可以不必追求豪华舒适品牌之类的人只是没(mé()i )钱买好车一()样,不信送他一个奔驰宝马沃尔沃看他要不()要。
而这样的()环境最适(shì )合培养诗人。很多中文系的家伙发现写小说太长,没有前途(tú ),还是写诗比较符(fú )合国情,于是在校()刊上出现很()多让人昏厥的诗歌,其中有一(yī )首被大家传为美谈,诗的具体内容是:
对于摩托车我始终有不安全(quán )的感觉(),可能是因为()在小学的时候学校曾经组织过一次交通(tō()ng )安全讲座,当()时展(zhǎn )示了很多照片,具体内容不外乎各种各样的死法。在这些照(zhào )片里最让人难以忘(wàng )怀的是一张一个骑()摩托车的人()被大卡车绞碎四肢分家脑浆横(héng )流皮肉满地的照片,那时候铁牛笑着说真是一部绞肉机。然后我们(men )认为,以后()我们宁愿去()开绞肉机也不愿意做肉。
而这样的环(huán )境最()适合培养诗()人(rén )。很多中文系的家伙发现写小说太长,没有前途,还是写诗(shī )比较符合国情,于(yú )是在校刊上出现很多让人()昏厥的诗歌(),其中有一首被大家传(chuán )为美谈,诗的具体内容是:
最后我还是如愿以偿离开上海,却去了(le )一个低等学府。
当文()学激情用完()的时候就是开始有东西发表(biǎo )的时候了。马()上我(wǒ )就我()隔壁邻居老张的事情写了一个纪实文学,投到一个刊物(wù )上,不仅发表了,还给了我一字一块钱的稿费。
这样再()一直维持到()我们接到第(dì )一个剧本为止。
我最后一次见老夏是在医院里。当时我买去一袋苹(píng )果,老夏说,终于有人来看我()了。在探望过()程中他多次表达(dá )了对我的感谢,表(biǎo )示如()果以后还能()混出来一定给我很多好处,最后还说出一句(jù )很让我感动的话:作家是不需要文凭的。我本以为他会说走私()是不(bú )需要()文凭的(de )。
……